英雄,梦想,荣耀与政治:苏联航天海报与它们背后的故事
2016.06.13 请收藏本站地址:feifeifilm.net
1957年10月4日,世界上第一个人造航天器Sputnik 1号,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1号站台升空。自此之后的10年,苏联进入了一个航空航天的黄金时代,美苏的太空竞赛也由此而起。
那个年代航天所使用的计算机的计算能力,尚不及我们现在的一台普通手机。但在短短的十年内,苏联创造了许多个让人目不暇给的“第一”——第一个人造航天器,第一个真正的航天员,第一个飞入太空的女人,第一次太空行走……
在整个世界被意识形态割裂的冷战年代,苏联和美国也用不同的词汇称呼航天员:Cosmonauts,和Astronauts。Cosmonauts,直译为“宇航员”(现在也频繁用于非正式的称呼中),背负的不仅仅是太空探索本身,而是民族、祖国和他们的共产主义理想——当然,还有他们自己无法左右命运的政治。
如今的苏联已经不复存在,疯狂的航天竞赛也已成为历史。然而,在这些色彩鲜明的航天海报中,那些被一再使用的视觉符号,却依然昭示着往日的热情、辉煌,和它们背后的人类不可承受之伟大和渺小。
这是苏联第一张以航天为主题的宣传海报,“以和平之名”(во имя мира,“In the Name of Peace”)。这位女性,实际上并非任何与航天相关的具体人物,而是整个苏联的化身——Mother Russia。她身穿象征革命政权的红色上衣和围巾,举起右手伸向月球,背后是一个奔向月球的火箭的抽象画。
这幅画创作于1959年。当时,Sputnik 1号的横空出世,给全世界——特别是美国——带来了巨大的冲击;苏联载人航空和登月计划,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。这一切都是军事机密,所以不能有任何具体的宇航员的形象,或者飞船的设计信息。火箭和月球,象征1959年Luna 1号飞掠月球(但没有着陆),但它的形象却和任何一个登月器或者火箭(当时用的R7)都没有关系。
这幅海报的作者是Iraklii Toidze,另一幅著名的战时宣传海报“祖国在召唤!”(родина-мать зовет,“The Motherland is Calling!”)的作者。Toidze被苏联政府选中,进行航天宣传海报的创作。
苏式的宣传海报始于十月革命时期,目的是在文化程度比较低的群众民众中进行简单、有力的鼓动和号召。这种功能性,也造就了海报的独特美学:大胆、鲜明的颜色,简洁有力的线条,形象突出的人物或者符号。这些符号也是经过挑选和设计的,它们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。
而在航天海报中,飞天的火箭、航天英雄(不仅仅是人)成为了重点描绘的对象,这些符号拥有强大的冲击力,也在所有人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。(或许可以说,那就是病毒式传播的早期载体?)
这幅海报名为”为人类的路打通了”(“The Path for Humans is Open”)。画中人手中拿的火箭里面,是两条登上轨道并成功返回的狗。这一切都是为了载人航空做准备,这两条母狗(Belka和Strelka)被安置在了全套的生命维持系统中,于1960年8月19日被送上太空,环绕地球8圈之后安然无恙地返回。
这两条狗成为了当时的明星狗,它们可爱、亲和的形象也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。Strelka后来生下的小狗,被赫鲁晓夫送给了肯尼迪夫人,作为当时美苏关系缓和的外交礼物。不过,这两条狗的“前任”Laika,却在火箭发射中有去无回(当时还没能设计返回系统),不幸成为了牺牲者,燃尽在太空中。
这是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尤里·加加林(Yuri Gagarin),关于他的事迹想必不用赘述。1961年4月12日,加加林乘坐Vostok 1号(东方一号),在远地点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,并安全着陆。
对于当时的人类来说,航天飞行几乎是一个奇迹,而海报中的加加林,则是掌握这个奇迹“火种”的人。这种带有几分浪漫色彩的“英雄现实主义”(Heroic Realism),成为了许多宣传海报创作的主题——加加林在这幅海报里的意象,和希腊神话中的火神普罗米修斯有几分相似。
而值得注意的是,这幅海报中,加加林的装备实际上更像是飞行员。
加加林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,年纪轻轻便进入工厂工作,勤勉、成绩优异。他业余时间学习飞行,之后应征加入航天学校,随后参军。加加林个人的努力历程,再加上他“具有代表性”的出身,乃至端正英俊的相貌和个人魅力,被苏联选中成为第一个宇航员。在冒着生命危险成功返航之后,加加林被塑造成了当之无愧的航天英雄。他的形象,被一次又一次使用在海报中。
另一个英雄式的形象,是第一名女性宇航员,瓦莲京娜·捷列什科娃(Valentina Tereshkova)。她甚至是迄今为止,人类唯一一位独立驾驶宇航飞船完成太空飞行的女性。
1963年乘坐Vostok 6号(东方6号)升空的捷列什科娃,是降落伞跳伞员出身,代号“海鸥”(Chaika)。航天飞行时才仅仅26岁。她在太空中飞了3天,还完成了与另一个飞船的通信交会,比当时所有美国航天员加起来的总飞行时间还长,但因为宇航服中并没有为女性设计排泄功能,她必须不饮不食。
年轻的捷列什科娃和加加林一样,十分具有个人魅力,出身平凡但却善于言谈,“在人群中很有感染力”(当时的航天总设计师Korolev语)。这也是她被选中的原因之一。当时将女性宇航员送上太空,是苏联的一个政治任务,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国家中女性的平等地位,以及在科技科学方面的成就。
确实,她的航天飞行,也激励了整整一代苏联女性。海报和宣传中的她,目光坚毅而自信,一只白色的海鸥伴她飞翔。
捷列什科娃在返回地球之后,她在政治道路上平步青云,先后在政府和军队担任要职;而后进入空军学院深造,攻读工程学位。作为社会主义的女权象征,她也多次代表俄国出席了联合国的妇女大会。
但她却无法重返太空。她曾不止一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再次进行飞行的愿望,但是苏联的航天事业在短时间内都不再考虑女性作为宇航员参与。直到19年后的1982年,第二位女性宇航员才得以再次飞向太空——这次,斯维特兰娜·萨维茨卡娅(Svetlana Savitskaya)不必再不饮不食了……
英雄的塑造还在继续。加加林(Gagarin),季托夫(Titov),尼古拉耶夫(Nikolayev),波波维奇(Popovich),四个航天先驱频频并列出现在海报中,背后是苏共的旗帜,以及东方1-4号飞船/火箭。“他们将人民带上轨道,他们是无价珍宝的创造者,是新的史诗中的骑士”。
这一幅里面的三个人,是第一次作为“小分队”进行航天飞行的三个人,1964年随东方4号升空,一个机长、两个“乘客”:科马洛夫(Komarov)、叶戈罗夫(Yegorov)和费奥基茨托夫(Feoktistov)。三人挤在狭小的飞船舱内,甚至都没有办法挪动身体,也没法穿宇航服(所以海报里面的样子并不真实)。
(后来,科马洛夫在联盟号的任务中因为降落伞故障而失事身亡。他的故事可以看这里。)
英雄和理想,是海报中永恒不变的主题。星辰与太空是永恒的背景。这也使苏联的航天宣传海报主题永远鲜明。
象征“理想”的意象很丰富,例如从人类的手心当中飞天的火箭,象征地球到星际的通路;
或者,用一句很时髦的词,“征途”。
1960年中期以后,这种风格的海报通常都有着强烈的“想象”的印迹,抽象元素的叠加,让主题变得十分隽永。下图是由Miron Lukianov和Vasily Ostrovsky所设计,加入了西方电影海报的构图元素。
确实,对于整个人类而言,那一段征途,就像一部电影剧本一样——超越“不可能”的冒险与辉煌,但也有让人痛心的失败与迷茫。
对于苏联而言,这一切又不仅仅是“理想”。占领太空探索的高地,这是一个国家倾其所有追求的目标之一,其中浓厚的政治符号也是无处不在的。这是一段特殊历史的表象,很难用“对”或者“错”下判断。
火箭+镰刀锤子,表示苏联领导下的成就;
指向太空的,是苏联国旗,和加盟共和国的国旗,表示“牢不可破的联盟”。
这是一张新年贺卡,上面写着“新年快乐,孩子们!”,孩子们坐的,自然是东方号了。太空探索,也要从娃娃的教育抓起。
这幅海报创作于1963年,作者是Boris Berezovsky。和英雄相对的,航空航天也是一个国家的集体成就——工人、农民、技术设计师、科学家,当然还有男女宇航员们。
最后一名苏联宇航员,谢尔盖·克里卡列夫,1991年5月离开地球前往和平空间站。原本即将结束的任务,却因苏联的不复存在而被迫搁置。1992年3月,终于返回地球的他,已经成为了一名俄罗斯公民。他和另外一名宇航员沃尔科夫,被戏称为“最后的苏联人”。
黄金年代之后的苏联,没能在登月上“战胜”美国人,后来转而投入昂贵的空间站的开发。军备竞赛与太空竞赛,大量的资源投入让苏联不堪重负,导致最后内忧外患,分崩离析。
但那一段对于航天事业的追逐,却留给了人类难以想象的丰富遗产,和这些鲜明的海报一起,依然出现在人们的记忆里。我们走向太空的征程,是他们迈出了0到1的艰难一步。
http://songshuhui.net/archives/94485
文/蒹葭苍苍
也不知我那位朋友是否着凉,因为赛前他说过,如果巴西输了他就会在半夜围着校园那颗歪脖子梧桐树裸奔三十圈。相信和我一样支持巴西的球迷一定也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,相信昨天押注巴西的赌客们很多人可能跪了老婆的搓衣板,相信“球王”贝利的预测传奇还将延续。
卡卡说:“我很难过,整整一个赛季都被伤痛袭扰,让球迷很失望。但是请人们相信,我会继续努力。人们更应该相信的是无论是皇马还是巴西队一定都会重新回到顶峰。”卡卡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,此前他拒绝手术,拒绝休息,为的只想能够与巴西队一起在南非创下一番业绩,然而最终黄衫军却止步八强。作为巴西球员,卡卡的世界杯使命结束了,留下一份永恒的悲情。
俄罗斯现在仍然是第二军事强国。
苏联曾经还是很强大的